多晶硅期货合约解读及行情展望
一、多晶硅期货合约解读
2024年12月2日,广期所发布《广州期货交易所多晶硅期货合约》(征求意见稿)、《广州期货交易所多晶硅期权合约》(征求意见稿)和《广州期货交易所多晶硅期货、期权业务细则》(征求意见稿)。
多晶硅交易单位为3吨/手,若按照60元/千克的单价计算,则一手合计约180000元。多晶硅期货合约交割月份以前的月份涨跌停板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4%,交割月份的涨跌停板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6%。交易代码为PS,最低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5%。自进入交割月份前1个月第10个交易日起,交易所将分时间段逐步提高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标准。
二、多晶硅期货交割质量标准
多晶硅期货实行品牌交割制度,交割品应当是交易所公布的注册品牌的商品。符合部分下游厂商对多晶硅品牌的要求,增强交割环节便捷性,鼓励更多企业参与。交割品应为块状硅,颗粒硅未列入交割品范畴。
近年来,行业技术发展较快,发电效率更高、技术难度更大且生产成本更高的N型多晶硅市场占比不断提升,逐渐取代了部分P型多晶硅。据广期所消息,2023年底N型多晶硅占比约为50%,预计到2024年底占比将达到70%。因此,基准交割品定位N型料,替代交割品定位P型料,贴水12000元/吨,大于现货市场价差,实际交割或更偏向基准交割品。替代品允许致密料盒菜花料混装,且无混装比例限制。
三、多晶硅期货交割区域
多晶硅期货交割区域覆盖主要产销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山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多晶硅产销地基本重合,运输成本占货值比例较低,且现货无地区价格数据,因此交割地区间不设升贴水。据广期所消息,交割区域覆盖生产量比例达99%,覆盖消费量比例达93%,交割区域设置较为合理,有助于保障交割资源稳定。
四、多晶硅行情展望
4.1 成本端支撑较弱
2021年硅价经历一轮暴涨,叠加市场预期乐观,工业硅产能扩张较为明显;相比之下,下游消费整体的增长速度相对有限。近年来光伏行业发展拉动着多晶硅生产规模明显扩大,而有机硅、铝硅合金受到终端地产行业的影响,规模增速相对有限。
2024年初以来,国内工业硅社会库存处于历史高位,且整体呈现累库趋势。据SMM数据,截至2024年12月20日,国内工业硅社会库存已达53.2万吨,而去年同期库存为36.3万吨。累库反映了工业硅供给过剩的现实,当工业硅基本面出现边际好转时,高库存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现货市场的反弹。
4.2 供给寻求平衡,需求保持增长
2024上半年,新增产能投产放量,国内多晶硅产量同比大幅提升,多晶硅库存压力骤增,行业利润严重压缩,多家企业陆续减停产。据SMM数据,5月份开始国内多晶硅产量开始下滑。9月份龙头企业成交价格小幅反弹,市场预期有一定程度改善,小部分检修产能出现复产情况,但复产规模较为有限。11月份行业整体低迷,仍呈现高库存、低利润局面,叠加西南地区枯水期电价上调,龙头企业进行减产,月度产量显著下滑。
往后看,多晶硅开工率及新增产能投放进度,需考虑到库存去化进度及利润修复程度。在多晶硅库存未显著去化前,预计2025年总产量增量或相对有限,其中丰水期5-10月开工率或相对枯水期更高。
硅片端,2024年,我国光伏终端装机实现稳步增长,1-10月装机量同比增长约27%。增速同比放缓,而近年来产能快速扩张的硅片面临过剩情况,月产量在3月份达到高点后开始下降,库存去化但仍高于去年水平。2025年,预计光伏装机增速或在15%-20%,考虑到年初电池、组件库存或在合理位置,因此全年硅片需求增速或在15%-20%。出口端,随着国内多晶硅价格下探,国内多晶硅进口出现倒挂,我国由多晶硅净进口转向净出口。
总的来说,预计2025年多晶硅需求向上趋势未变,但同比增速或小幅放缓。
4.3 行情展望
当前,多晶硅价格已低于部分厂商的成本线,能够盈利的厂商利润水平也较低,因此价格进一步下跌或将导致更多的减停产发生,从而对价格下方形成支撑。但多晶硅高库存仍有待消化,从而对价格上行产生压制。2025年,我们认为多晶硅基本面或将出现边际改善,但其价格出现明显上涨的驱动,则有赖于行业开工率的进一步下行。若库存居高不下,则多晶硅不排除低位震荡运行的可能性。
五、风险提示
1、国内终端光伏装机不及预期;
2、海外关税政策超预期。
申万期货研究所
孙文馨 分析师
从业资格号:F03120670
投资咨询号:Z0021550
最新评论